|
充到了用户朋友
Sept 19, 2023 4:16:19 GMT -5
Post by 程又是让用户 on Sept 19, 2023 4:16:19 GMT -5
当你的产品/品牌成为消费者自我展现的对象,大多数品牌传播的工作,互动都由消费者自发完成。 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是熊猫不走蛋糕。 聚焦生日聚会场景,熊猫不走蛋糕用“熊猫人跳舞”给用户带来差异化的生日服务体验,打破认知,就是让用户眼前一亮的反差感。 他们在整个服务体验迭代的过程中,从产品的研发、游戏环节设计,经过了几十次的迭代,每一个路径都是设计给用户素材,让用户去传播。 就这样,一系列温馨好玩有趣的视觉元素填圈、微博和抖音的视频照片里,为用户铸造了社交货币,带来了100%用户自发传播。 所以,熊猫不走卖的不是蛋糕,而是充满仪式感的“快乐生活配方’。而这个过感觉舒适度很高的,不是传统的硬推,而是你情我愿的彼此成就。 最后说下销量。 解决了用户痛点、产品有话题,最终都是为了导向销量:销量不是爆品的唯一指标,但却是第一关键指标,“没有转化率的流量是耍流氓”。 对企业来说,用户为你产品买单才是根本。 所以爆品的销量要好,要总体的销量好。这里面体现了两个维度。 一个是销售高峰值。也就是说销量有轨迹有突出的一个波峰,它一上线之后没多久,你会发现它是垂直上升的,当然它接下来会有一个缓慢的过程,但是是可持续的。 第二是流量价值。爆品的连带率也是关键的一环,比如很多消费者来了名创优品之后,他们不仅仅是买爆品这 德国电话号码表 一个东西,它可以为这个店的其他产品带来销量。这个爆品可能利润不会太高,但是连带率高。 围绕爆品战略,这些年也围绕着这个理念,衍生出了许多产品方法论。 比如我们常见的几个产品方法论:爆品思维、产品聚焦,还有单品战略。其实这三个产品方法论不是一回事,但是我发现这些概念经常被大家混为一谈。 爆品思维,就是把优势资源倾注到“爆品”上,打造让用户尖叫到爆的产品,使之迅速得到市场的关注,引发消费者种草、社交平台分享传播,形成“网红”效应,并且迅速产生销量的产品。消费者主动担任品牌的“传播大使”和自来水,自发进行传播。 比如,星巴克猫爪杯,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爆品案例。 区别于爆品战略,产品聚焦是指在一条长度适宜,结构合理,毛利率设计,定价策略都严密一致的商业逻辑产品线里,把一款或几款契合市场需求,又经过反复论证、推敲的产品,进行包装和聚焦的经营策略。 因此,很多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,就开始不断实现爆品的延展和更新迭代。比如西贝,我们很难说它的爆品是莜面还是牛大骨还是香椿莜面,在它的产品体系里,每一个产品都是爆品,只是针对不同的季节,不同的时间,会有不同的产品营销侧重点。。 产品聚焦更加适合有经营积累的品牌,对现有的产品进行盘点整合,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,而单品战略则常常用于新秀品牌利用那些具有发展潜力,容易标准化的单个产品,迅速形成可复制的终端门店连锁品牌推向市场。 比如太二酸菜鱼,店里只有一种味道可选择,只用一种鱼,只有一种辣度,不加辣也不减辣,鱼每天到店,固定鱼量,卖完就提前结束营业。 二、为什么是产品微创新,而不是颠覆式创新?
|
|